国家知识产权局 媒体视点 与时代同步伐 与发展同辉映(知识产权报)
——精彩回放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编者按
岁月流金,记忆长存。从2009年开始,每年4月20日至26日,在中国举办了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每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都会确定风格鲜明、富有时代特色的主题,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热情。历年活动期间,全国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共同打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深远的知识产权“盛宴”,掀起了一股股创新文化与知识产权宣传的热潮,同时全方位展示创新活动在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下的蓬勃发展。在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即将启动之际,让我们回顾历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尽情感受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量。
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
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这是着眼疫情防控形势而确定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主题。4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云开放日”虚拟展馆在官方网站正式上线,社会公众可详细了解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历程、知识产权受理审查流程、知识产权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以及知识产权助力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等。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年初,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支持复工复产十条》,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建立行政许可应急绿色通道、延长行政许可期限等十条政策措施。3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要基本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3月,证监会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发明专利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2020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0)》,抓实抓细2020年知识产权各项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5月10日,2020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采取线上方式举办,旨在进一步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持续推动品牌创建。5月,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2020年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共同对全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作出部署。6月10日至7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建言献策‘十四五’,知识产权谱新篇”活动,为科学编制“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建言献策。
2020年9月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国排名居第14位,与上年持平,部分指标稳居全球领先地位。9月14日,中欧领导人宣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严格知识产权保护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知识产权保护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题中之义,只有保护好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得以优化。
2019年4月24日,主题为“严格知识产权保护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2019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场活动在北京举行。2019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指出,国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2019年11月,《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对我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出全面部署。这是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出台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纲领性文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建设迈出重要步伐。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新商标法,明确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由修改前的三倍以下,提高到五倍以下,并将法定赔偿额上限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惩罚性赔偿额度达到国际较高水平。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催生出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2019年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45.3万件,实用新型专利158.2万件,外观设计专利55.7万件;国内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3件,提前完成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2019年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了5.899万件国际专利申请,超过美国(5.784万件)跃升至第一位,成为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
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持续提升,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缩至17.3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4.5个月,超额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与此同时,我国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商标囤积和恶意注册行为,开展了“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专利服务机构的监管,净化市场环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提升至第14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提升至第31位。
倡导创新文化 尊重知识产权
2018年4月20日,主题为“倡导创新文化 尊重知识产权”的2018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拉开序幕。
这一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是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指导专利、商标综合执法,更好地打击各类侵权行为;二是以专利法修改为契机,加快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真正把违法成本显著提升上去,把法律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三是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为抓手,将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结合起来,加快建立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四是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让中国的知识产权在国外也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2018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再创佳绩,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主要目标任务:首先,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历史性重构。顺利完成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机构改革任务,实现商标、专利、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集中统一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能;其次,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0.2万件,同比增长18.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5件,《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5.5万件,同比增长9%。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不含国外在华注册和马德里注册)达到1804.9万件,同比增长32.8%;每万户市场主体商标拥有量达到1724件。2018年,我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380个,另注册地理标志商标4867件。
不仅如此,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全面加强。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草案首次审议,积极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侵权违法成本,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在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方面,《专利代理条例》完成修订,推进专利、商标代理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年累计减免专利费用58.6亿元,减少提交专利、商标申请材料335.7万份,并在湖南、四川等13个省市开展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下放国防专利申请受理、许可备案和转让审批等事项。
创新创造改变生活 知识产权竞争未来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知识产权建设在其中提供着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
2017年4月20日,以“创新创造改变生活 知识产权竞争未来”为主题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京启动。这一年,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欣欣向荣、成就喜人,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统筹推进,国际知识产权领域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我国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是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迫切需要。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下称《规划》),首次将知识产权规划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计划,明确了“十三五”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全国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明确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组织落实,按照部署要求,切实解决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保护不够严格、服务能力不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缺乏强有力支撑等突出问题。《规划》和《方案》从顶层设计着手对知识产权系统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了统筹考虑,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十三五”期间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也为努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完善知识产权法治建设,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关键举措。2017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研究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扩大对外开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要加快新兴领域和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要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要调动拥有知识产权的自然人和法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产权意识,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这一指示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在新时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引领。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 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
2016年4月20日,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 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主题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人民网启动。
为加速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2016年3月21日,国务院同意建立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下称联席会议)制度。在国务院领导下,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加强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加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计划;指导、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协调解决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完成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2016年7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下称《分工方案》),根据各相关部门职责,对各项任务进行了细化分工,明确了新形势下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责任书、任务状。联席会议升格扩容、《分工方案》出台,对一系列工作进行了细化和部署,有利于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为深化改革,探索有效机制,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是中央对知识产权工作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对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更好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和知识产权实力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2016年3月17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其中,“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列入“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25项主要指标之中。对于“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在国际合作上,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到2016年工业品外观设计中美欧日韩五局合作(ID5)年度会议。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更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的起步之年和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关键之年。
2015年4月20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共中央宣传部等23个部门联合主办的201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人民网启动,当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期间,组委会各成员单位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各自工作领域特点,举办了咨询、论坛、讲座、开放日、报告会、展览等近70项活动。
2015年,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百万件,达到110.2万件,连续5年稳居世界首位;受理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3.05万件,同比增长16.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3件,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商标注册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位。
除此之外,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建设稳步推进,逐步构建了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015年4月2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报请国务院审议的《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及其说明全文公布,征求社会意见,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15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就专利法第四次修订草案送审稿(下称送审稿)和《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送审稿涉及实质性修改的条文共33条,新增“专利的实施和运用”一章,对当时现有条文修改18条,新增14条,删除1条。2015年12月22日,《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印发,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做出了重大部署,成为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面对专利代理行业新的发展形势和新问题,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专利代理管理办法》基础上制定了《专利代理条例(修订草案)》,以进一步完善专利代理制度,维护专利代理行业的正常秩序,保障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依法执业。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保护·运用·发展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2014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确定为“保护·运用·发展”。在这其中,“保护”是知识产权工作的核心环节,“运用”是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而“发展”则是知识产权事业的永恒主题。
2014年,我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际排名进步显著,各项知识产权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4年,我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进一步加强。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2.4479万件,同比增长50.9%。全国工商系统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6.74万件,案值9.98亿元。全国版权系统立案查处侵权盗版案件2600余件,收缴侵权盗版制品1200余万件。全国海关共扣留侵权货物2.3万批,新核准知识产权海关备案5306件,同比增长11%。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数量进一步增加。
我国知识产权运用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据统计, 2009年至201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有效发明专利实施率稳步提高,产业化率达到33.8%。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推进商标富农工作,截至2014年底,累计注册农产品商标168.9万件,累计注册和初步审定地理标志商标2697件。国家版权局新设2家国家版权贸易基地、2家国家版权交易中心、4家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18家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农业部成立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林业局建立林业植物新品种和专利技术展示对接平台。
2014年我国知识产权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共受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36.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2.8万件,同比增长12.5%,申请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共授权发明专利23.3万件,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缩短至21.8个月。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2.6万件,同比增长14.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2013年4月20日,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拉开序幕。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部署,强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这既是对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用的明确定位,也标志着战略实施开始转入攻坚阶段。
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2013年3月21日,《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在京发布,确定了8方面重点工作,明确了84项具体措施和相应的负责部门,对年度战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战略工作重点任务包括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强化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布局、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和提高知识产权战略组织实施水平。2013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决定,授予60个单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30名同志“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这一年,我国知识产权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受理三种专利申请237.7万件,授权131.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达82.5万件,占三种专利总量比例五年来首次超过三分之一,同比增长26.3%。我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2万件,占全球申请总量的比重首次超过10%,在《专利合作条约》体系中跻身至第三位。此外,我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也持续不断深入。
2013年我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进一步加强。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13年底,所有地市级和县级政府完成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任务。年内,多部门加强配合,开展了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行动、打击“傍名牌”专项执法行动等,取得明显成效。
2013年我国知识产权运用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全国29个地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投融资服务试点工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专利、商标、版权全年分别实现质押融资254亿元、401.8亿元、31.73亿元,总额同比增长79.46%。全年有530家企业投保专利责任保险,涉及专利1855件,保障金额达6438万元。
培育知识产权文化 促进社会创新发展
2012年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有关部门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新要求,坚持把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作为主攻方向,把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作为关键环节,把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作为着力点,逐步落实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完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的阶段性目标,为全面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12年4月20日,以“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促进社会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在启动仪式上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大力弘扬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将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基本理念的知识产权文化,其本质就在于激励创新,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时代风尚,是我们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珍惜的宝贵文化元素。
在促进社会创新发展以及创新服务方面,这一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与国务院10部门共同制定《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与国务院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以及《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制度》等,并先后开展了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加大了对专利代理机构诚信工作的监督与处罚力度,通过改革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规则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高层次人才等,都为知识产权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2年6月14日,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落户苏州高新区。该试验区分为知识产权高端服务、高层次人才培训和知识产权孵化应用3个功能区。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的实践,我国逐步引导知识产权服务形成产业,并向专业化、社会化、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这一年,我国知识产权受理、审批登记量继续大幅增长。我国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突破100万件。全年发明专利授权21.7万件,受理PCT国际申请近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1年的2.37件增长到3.23件。全年受理商标注册申请164.8万件,商标累计申请量达1136万件,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作品登记量68.8万件、软件著作权登记量13.9万件,双双达到历史新高。
知识产权助推经济转型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首年,也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成战略纲要提出的阶段性目标、为全面实现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助推器。
2011年4月20日,以“知识产权助推经济转型”为主题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在北京启动。活动期间,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宣部、商务部、工信部等在内的25个成员单位通过新闻发布会、论坛、讲座、开放日等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在启动仪式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在2011年首次列入国家重点工作,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知识产权战略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2011年4月21日,由国务院28个部门制定的《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正式出台,该计划包括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知识产权服务、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知识产权宣传和文化建设、扩大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和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组织协调7个方面,共176项具体措施。
整体而言,这一年全国知识产权工作已经实现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推动力量从应对外部压力转变为满足我国产业发展的内在需要;第二个转变是政府知识产权工作的着力点从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转变成为引导并推动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第三个转变是社会各方从单纯关注知识产权数量朝着关注知识产权质量和市场价值转变。
为了指导“十二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有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进一步贯彻执行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方针政策,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等十部委共同编制并于2011年10月14日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该规划坚持把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重要基础,坚持把加强知识产权能力建设作为关键环节,坚持把统筹兼顾、共享发展作为基本方法。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知识产权助推经济转型的关键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经济增长实现了9.2%的速度。在这一年,中国经济已经迈入需要更多依靠知识资源推动增长的历史性阶段,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专利申请国。
创造·保护·发展
2010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为“创造·保护·发展”,旨在通过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有利条件。2010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参与单位在2019年24个成员单位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科协,总共有25家部门共同参与。如此之多的部门携手合作,几乎可以涵盖和知识产权有关的所有方面,这也有助于把知识产权的理念传播到经济建设的几乎所有领域。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成效显著。10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0年10月底开始,在全国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专利行动提出并推进了36项重点工作,内容涵盖专利、工商、版权、公安、海关、检察等各个领域,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周密部署,有力打击了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2010年,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体系日臻健全。2月26日,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公布,并于4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于2月1日开始施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新一轮修订完成,并开始施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提请审议并于2011年2月通过。司法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试点工作,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国已有5个高级法院、49个中级法院和42个基层法院开展相关试点。2010年知识产权执法工作成效显著。
2010年11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年)》(下称专利战略)。专利战略是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框架内,为我国专利事业发展量身打造的战略性纲要,对专利创造、运用、审批和专利人才队伍等9个方面的工作,明确提出发展目标,并为保障专利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出了12个方面的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
文化·战略·发展
2009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文化·战略·发展”,即推进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4个中央部委联合各地政府部门,在全国各地通过举办论坛、成就展览、新闻发布、表彰庆祝以及培训、讲座、咨询服务、知识竞赛、文艺表演、公开审理、集中销毁侵权物品等系列活动,大力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形成浓厚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2009年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全面启动和夯实基础的关键一年,我国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全力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大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取得积极成果。2009年3月19日,《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正式印发实施,提出240条具体措施。4月21日,《2009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正式印发实施。该计划分为9个方面的内容,提出170项具体措施。
为了在全社会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树立创新理念,4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该工程的目的是整合资源、加大力度,从文化融合着手,科学、系统地传播知识产权理念,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顺利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该工程实施的对象以大中学生、企业界人士、科技工作者、政府官员和媒体从业者五大类人群为主,力求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增加互动。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扎实推进,2009年,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企业正逐渐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大幅增强。我国知识产权审批登记工作在金融危机之中逆势而上,在多个方面取得新突破。我国专利申请持续快速增长,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授权国内所占比重达到50.9%,首次超过国外所占比重。各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陆续开展,知识产权运用与产业化工作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明显提高。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第三次修改后的专利法开始施行,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工作持续推进,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送审稿)》报送国务院。“雷雨”“天网”专项行动、“保护世博会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