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时代 编剧如何百炼成“金”
本来是300人的会场,却来了500多人。日前由编剧帮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电影编剧研讨会现场,座无虚席,嘉宾们妙语连珠,观点犀利,“干货”无数。编剧帮创始人杜红军告诉记者,去年他们主办的第一届编剧论坛就全场爆满,今年从活动信息发布伊始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届论坛主讲嘉宾有著名编剧宋方金、余飞、汪海林等人,还有《老炮儿》的编剧董润年、《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编剧冉甲男、《大明劫》的编剧周荣扬等参会,以及腾讯影业、阿里影业、光线影业、合一影业、万达影业、开心麻花影业等30多家影视公司相关代表的参与,使得本届编剧研讨会成了业界一大关注点。
事实上,在资本时代,中国影视剧编剧们的位置、权益等诸多问题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投资人以为用资本或概念就可以操纵编剧。”宋方金的话一下子调高了与会者的兴奋度,因为他说到了中国影视行业最核心的问题——编剧以为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和实际在行业中的位置是不一样的,特别拧巴。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品牌编剧之路”。按照宋方金的解释,实际上就是探讨编剧“占山为王之路”。说到品牌编剧,宋方金认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品牌编剧,“因为做品牌编剧意味着你要掌控整个作品的生产进程”。
陈道明是一个风轻云淡的人,他从来不发“朋友圈”,迄今为止在他的朋友圈里面只有两条信息,一条是汪海林在怀柔论剑的发言,一条是宋方金在怀柔论剑的发言。陈道明曾向宋方金说:“我终于想明白了,在影视行业,在文化行业遇到危机的时候,只有你们编剧能挺身而出。”受此启发,宋方金本次的演讲题目定在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作为编剧,在通往品牌编剧的路上,宋方金认为,应该像著名编剧王丽萍那样,从《婆婆媳妇小姑》到《媳妇的美好时代》再到《双城生活》《大好时光》等,她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剧作风格和写作资源,品质非常稳定,产量非常稳定,现在还当了制作人,掌控着自己的作品美学。但现实是,中国电视剧的品牌编剧非常少。
中国电影的品牌编剧也非常少,李樯是一个。他从《孔雀》《立春》《好想好想谈恋爱》到《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黄金时代》再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没有别的爱》等,与他合作的导演有吴宇森、顾长卫、许鞍华、赵薇等。面对如此强势的导演,李樯的作品里仍有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对此,宋方金认为,对于编剧来说,除了做品牌编剧,做个性编剧和职业编剧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在杜红军看来,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但“品牌编剧”要符合六大基本特征:具有类型创作的特长,具有原创能力,具有契约精神,作品具有市场保证,拥有业内外粉丝,有编剧工作室或编剧公司。
按照杜红军的说法,目前国内著名编剧高满堂、刘和平、六六、王丽萍、束焕、邹静之、张巍等都符合以上特征。他表示,品牌编剧或编剧工作室在业务上可以更多元化。不仅可以作为委托方,更可以做制片、导演等相关工作。
每个编剧都是创业者
人们也许还记得,曾几何时,唱片业有多么轰轰烈烈,但遇到了互联网资本、互联网金融,连个谢幕仪式都没有就一下子退出人们的视线。现在编剧行业似乎也出现了类似的“兆头”。编剧成了影视文化产品流水线上的一个工具,编剧的创意得不到权益保障。因此,在汪海林看来,编剧在资本时代,处于一个文化转型期。
“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向青年文化转型,年轻人说了算。文化精英们基本上丧失了自己的阵地,IP热剥夺了编剧的创意权。”但汪海林认为,在欧美国家仍然是精英文化主导,比如莱昂纳多熬了那么多年才拿到奥斯卡就是一个例证。他呼吁编剧们保持创造力,“没有创意权的编剧很难有自己的版权”。
北京合众睿客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睿客)合作过的编剧有将近50位,合众睿客既做过编剧的甲方,也做过编剧的乙方。合众睿客创始人应萝佳用创业者的视角来审视当下编剧的困境时,就理解了编剧和投资方的困惑。
应萝佳从制片人的角度分析了投资方和编剧的心态差异,现阶段大部分的投资方把自己定位成“地主”,把编剧当成“长工”,认为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而编剧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项目的创始人。“这两个定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写作不是种地,虽然也是一个体力活,但不是单纯的劳动作业。需要的是你的创造力,只有有创造力、技术力的创业者,才是一个项目的灵魂人物,‘长工’和‘地主’都不可能是。”
在应萝佳看来,编剧和投资方最良性的关系应该是“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关系,资方应明确编剧在创业团队中的核心地位,给予应有的待遇和自由度,如用股份激励团队,保护创业者的自主管理权等。
余飞运营着上海悠闲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以他的经验来看,编剧要能够与团队形成良好合作关系需要几大要素:理念一致的、优秀的合作者,科学的创作程序,有效的管理方式,法务保证以及资本运营等。
事实上,投资方与编剧是鱼水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但余飞注意到,为了保障编剧权益,近期在上海等地编剧工作室的注册量非常大、非常多。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军近几年代理了《北京爱情故事》《北平无战事》《盗墓笔记》《九层妖塔》等多个纠纷案。针对专业编剧工作室和合同管理方面如何控制版权的问题,王军律师认为有两个关键词要注意,一个是品牌编剧,一个是话语权。他建议编剧:“做完两三千字的故事梗概,先去做版权登记。在形成了一部分创作,投资方准备介入时,把作品寄到中国国际版权保护中心做‘部分完成作品’的版权留存服务。当有其他联合作者进来时,也方便进行权益分割。”另外,王军特别指出,“全版权”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改编权。假如对于改编什么作品,改编成什么样子,如何改编等细节没有清晰的界定,未来的争议就非常容易发生。
编剧原创的剧本,就是自己的一个孩子。编剧希望这个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长成,他的品性和风格以及呈现是自己想表达的方式。因此,在王军看来,作为编剧,不能够因为是编剧,就只想做编剧。“可能在后续市场化的运营方面也需要积极参与,包括怎么样去控制自己剧本的创作,未来控制剧本的拍摄以及整个作品的市场导向和市场呈现,这些对于编剧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作者:李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16年5月4日